堅持以人為本,樹立全面、協調、可持續的城鎮發展觀,建設和諧、包容、宜居、幸福的城鎮,才是正確的選擇。
澆鑄 在以城市型為主體的新時代,要更加自覺地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,全方位提升城市發展的水平。 城市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。它既能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,也會帶來“城市病”。交通擁堵、空氣污染、能源短缺、住房緊張、建設用地萎縮等,正嚴重困擾著一些城市發展的腳步。只有科學發展,我們才能有效破解“城市病”,防止“拉美陷阱”,推動城市和城鎮化持續、健康、和諧發展。
“城市病”的病根,首先是落后、錯誤的觀念在作祟。
有人認為,城鎮化就是“大城市化”,便不顧實際,拍腦袋決策,一味追求城市規模,大搞“造城運動”,爭建摩天樓,造成資源浪費,效率低下。有人認為,城鎮化就是發展經濟、增加GDP,于是只注重經濟建設,忽視文化、社會、生態建設,致使城市發展失衡。有人認為,城鎮化就是重視城市發展,對農村不管不顧,因而“把城市建得像歐洲,把農村弄得像非洲”,使“二元結構”雪上加霜。有人認為,宜居城市就是高收入者的城市,便忽視廣大中低收入者,生活成本越來越高,將眾多進城務工者擋在門外,形成“富人進來、窮人出去”的畸形局面。有人認為,舊城改造就是城市重建,所以大拆大建,野蠻施工,甚至違規違法拆遷,導致城市建設混亂無序,歷史文脈被斬斷,失去了應有的文化品位。
堅持以人為本,樹立全面、協調、可持續的城鎮發展觀,建設和諧、包容、宜居、幸福的城鎮,才是正確的選擇。 以敬畏之心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,走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,提高城鎮化的資源利用率,保護好生態環境。矚目世界城鎮化進程,人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愈演愈烈。要通過制度設計,把集約式發展理念融進城鎮規劃、建設和管理的各個環節,使可持續發展意識真正成為城鎮的生命意識,化為我們的具體行動。
以公平原則處理好城市與農村、工業與農業的關系,走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之路。新時代的城鎮化,不應是削弱農業、剝奪農民、擠壓農村的過程,而應當是加強農業、富裕農民、繁榮農村的過程。城與鄉唇齒相依,誰也離不開誰。要以城帶鄉、以工補農、雙向互動、共贏共進。 |